访谈专题

2019-09-06

【赵雪】求实创新 勇于开拓

  在北京成品人和一品二品的区别化学学院2001级有这样一个学生,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在学院学生会工作......因为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荣获2004年度的学特立奖学金,也获得过学校的一等、二等奖学金、人民奖学金等一系列在校期间的荣誉。

 

  她的名字叫赵雪,北理工化学学院1999级化工自动化专业学生,并以优异成绩保送到2004级化工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现在就职于deloitte。

 

 

直爽豁达 活泼开朗

  回想起2004年获得徐特立奖学金时的情景, 赵雪说:当时还没有觉得徐特立奖学金分量有多重,后来毕业后在一次和校友的交谈中,校友得知她在校期间获得过徐特立奖的反应才让她意识到这个奖的分量很重,能得这个奖很不容易。当时能得到这个奖没有特别的兴奋,更多的是一种水到渠成,本来也不是为了得这个奖才去好好学习的,只是好好学习顺带得了这个奖,感觉很欣慰。作为学生,在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从长远角度来看可能看不到那么远,也不能马上将所学到的知识变为很明确的一个结果,但是从现状上来看的话,有这样一个奖学金,无论从荣誉上还是具体上物质上都是一种自我奖励和自我肯定,当时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这样吧,继续好好学习吧,好好学习有实际的收获和作用。

 

  赵雪在校期间不仅是“学霸”,学习成绩好,还参加了学院的学生会,负责文艺方面的工作,因为对文艺的喜欢,在校期间参加了太阳剧社话剧社这些社团,在其中也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收获颇丰。

 

学业有成 不忘师恩

 

  能获得这些进步与荣誉离不开老师和学校的培养,她这样说:在校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要数辅导员张春城,他当时刚毕业留校,一片赤诚的带学生,因为当时才进校,对我们在大学生涯的启蒙,启发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个人而言,对自己的学生工作帮助也比较大。谈到大学期间的老师时,每一位老师教书育人、授业解惑,都给自己了很大的帮助,印象比较深刻的要数陈祥光教授和当时二系的伍清河教授了, 陈祥光教授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博士生导师,也是我们当时的系主任,教过程控制和化工过程数学模型与控制课程,伍清河教授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控制理论和工程这门课,他讲课很有特点,所以对这两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团结勤奋 求实创新

 

  在谈到北理工精神的时候,赵雪这么说:看到北理工精神,第一反应就是北理的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大学校风是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学校精神力量的体现,是无声的命令,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几十年来师生在坎坷、曲折道路上,拼搏前进中行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八个字时刻教导、督促着自己,也将鼓舞我前进。来到北理后,开拓了自己的眼界,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让我懂得了收起自己,谦逊地为人处事,应该像海绵一样的学习知识与技能,学到的知识才会越来越多,这也是半杯水的精神吧,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东西,虽然只有半杯水,但我们却可以让它激荡起来,可是如果有整杯水,却无法让它转动,因为它是满的,没有多余的空间了。青春是用来激荡的,如果是半杯水,那就激荡起来,这样的青春才有意义,这样的青春才有可能发生奇迹。正是在校期间认识到的这些差距、自己的不足给了自己充足的提升空间。只要用力,就可以让水转起来,甚至飞起来。

 

学姐寄语

 

  毕业了快十年了,赵雪学姐也有些经验、劝告、告诫想对现在在校的同学们说:志存高远、目标远大、脚踏实地,有想法,早实施。大家都是一颗螺丝钉,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如果刚进大学如果很懵懂,可以给自己树立榜样,相信榜样的力量。并确定发展方向,有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进大学不是进了保险箱,工作了之后,不单单是学习这么简单,大学可以安逸一小段时光,但是剩下来的时光依然要奋斗,人生一直在奋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无论何时,无论自己身处何方。